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:
- 1、唐代“七圣”分别是那几位?以及他们的资料?
- 2、“太康诗人”的特定称谓是什么?
- 3、汉末建安八子是谁都有什么成就
- 4、刘氏历代名人
唐代“七圣”分别是那几位?以及他们的资料?
唐朝七圣是指唐朝前期的七位皇帝唐高祖李渊、唐太宗李世民、唐高宗李治、武则天、唐中宗李显、唐睿宗李旦、唐玄宗李隆基。 唐高祖李渊(566年—635年6月25日)。唐朝开国皇帝。西汉将军李广、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。字叔德。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)人,汉族,祖籍赵郡隆庆(今邢台市隆尧县)。祖父李虎,西魏时官至太尉。
唐七圣: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武后(武则天)、中宗、睿宗、玄宗 2唐高祖编辑 唐代开国的君主,姓李,名渊,字叔德,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北)人。
唐朝七圣是玄宗以上包括武则天的 七个皇帝。然而这首诗讲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,七圣应该是光武帝之前的西汉皇帝们。不过西汉大约有 十来个在位长短不一的皇帝,这样七圣中的“七”可能就只是个大概的数字。如果认为李白是 明写刘秀,实指玄宗李隆基, 把“七圣“解释为 唐代七帝也不是不行。
比如书圣王羲之、画圣吴道子、诗圣杜甫、茶圣陆羽、医圣张仲景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,再加上文圣人孔夫子和武圣人关公,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7位“圣”。然而除了以上7位,其实还有一位剑圣,然而提到此人的名字,却会让许多人感到陌生。
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是七福圣人。七圣的称号不是白来的。他特别擅长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从风景出发,常常让人想起战争的残酷。这首诗激情澎湃,意境广阔。真是稀世珍宝,被后人称为唐朝之最。因此,王昌龄也被称为“圣七”。
裴旻,唐朝开元间人,他舞剑之术被誉为唐代“三绝”其中一个绝。一个人的剑法堪比与李白的诗歌,张旭的狂草,可见其技艺非常之高超。亦被后人称为“剑圣”。诗人王维曾以一首《赠裴旻将军》诗赞道:腰间宝剑七星文,臂上雕弓百战勋。见说云中擒黠虏,始知天上有将军。
“太康诗人”的特定称谓是什么?
“太康诗人”的特定称谓是指三张(张载、张协、张亢)、二陆(陆机、陆云)、两潘(潘岳、潘尼)、一左(左思)等西晋太康年间的诗人。太康前后是西晋文坛上比较繁荣的时期,众多的作家都有不少传世之作。太康诗歌一般以陆机、潘岳为代表。
谢灵运(385~433),南朝宋诗人,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。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。出生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。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,故乳名为客儿,世称谢客。又因他是谢玄之孙,晋时袭封康乐公,故又称谢康乐,被誉为“元嘉之雄”。
李清照:号易安居士,汉族,齐州济南(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)人。宋代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,早期生活优裕,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,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。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。
谢道韫 谢道韫(生卒年不详),字令姜,东晋时女诗人,是宰相谢安的侄女,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,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。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,其中最著名的故事,记载小编认为‘世说新语’里面: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。
汉末建安八子是谁都有什么成就
1、王粲在文学上多有贡献,尤其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,他的诗作情感细腻,意境深远。徐干擅长写赋,他的赋作结构严谨,文采斐然,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中一个。阮瑀的文学成就同样不容忽视,他的作品既有诗又有文,风格独特,内容丰富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应玚在文学上的贡献也不可忽视,他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深受读者喜爱。
2、汉末的是建安七子不是建安八子。建安七子:孔融 孔融(153年-208年9月26日),字文举。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。 东汉末年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其中一个,家学渊源,为孔子的二十世孙、太山都尉孔宙之子。孔融少有异才,勤奋好学,与平原陶丘洪、陈留边让并称。
3、司马防(149年-219年)字建公,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。司马防生有八子,因每个人的字中都有“达”字,被后人称为“司马八达”,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,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,也保持着威仪。他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“司马氏”的代表人物,殷国王室之后。司马防曾多次赞扬曹操,是曹操的伯乐。
4、家庭成员:司马防是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,生有八子,即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,其中司马懿为接下来子。个人成就:司马防爱读《汉书》的名臣列传,并著有讽咏数十万言,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才华。生平事迹: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,司马防去世,终年七十一岁。
5、司马防生有八子,即历史上著名的“司马八达”,其中包括次子司马懿,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学术成就:司马防爱读《汉书》的名臣列传,并著有讽咏数十万言,这显示了他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深厚造诣。
6、总以为小编认为一个政治家的她却有着“建安八子”其中一个的称号是名过其实了。今观其文,“蓬莱文章建安骨”,不错,他将建安诗人的骨风挥洒得淋漓尽致。因而,这首诗的前四句我熟记于心,常默诵于口。这四句诗亦成为我印象中所有诗词最难忘的一段。曹操也随之成为我 脑海中一挥之不去的文人形象。
刘氏历代名人
刘棉花 明孝宗 时户部尚书 刘吉 的绰号。 明 文林 《琅玡漫钞》:“阁老 保定 刘公 ,屡为台谏所论,而上宠眷不衰,人因称为 刘棉花 ,谓愈弹愈起也。”《明史刘吉传》:“吉 多智数,善附会,自缘饰,锐於营私,时为言路所攻。居内阁十八年,人目之为 刘棉花 ,以其耐弹也。
汉高祖刘邦(前256—前195):西汉王朝的建立者,被尊称为沛公。 汉文帝刘恒:汉朝的第3位皇帝,以节俭和勤政著称,开创了“文景之治”,庙号太宗,谥号孝文皇帝。 汉景帝刘启:西汉史上的重要人物,与父亲共同开创“文景之治”,为儿子刘彻的“汉武盛世”奠定基础。
近代刘氏名人: (1898~1969):湖南宁乡人。辉煌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和学说家,中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其中一个。刘伯承(1892年12月4日—1986年10月7日) :原名刘明昭。中国人民 创始人和领导人。刘亚楼: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刘娥:(968-1033),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,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,主政长达十余年,功绩赫赫,常与汉之吕后、唐之武后并称,史书称其“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恶”。刘胡兰(1932~1947):革命烈士。刘嫖,馆陶大长公主,历经西汉文景武三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