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遣怀》一诗,杜牧以诗人的敏锐笔触,描绘了自己失意的人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运用典故、追忆与自伤,抒发了对政治失意的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、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,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,令人感慨万千。
《遣怀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抒情诗,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慨、自伤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,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、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语言,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。
1、前两句“落魄江南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”描绘了诗人蹉跎时日、沉迷声色的生活状况,诗人以“落魄”自嘲,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和迷茫,描绘了扬州妓女之美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2、后两句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抒发了诗人的感慨,诗人用“扬州梦”比喻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放荡生活,而“薄幸名”则是对自己沉沦下僚、寄人篱下境遇的反思,这两句诗充满了悔悟、自责以及欲将振作之意。
3、全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,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,对自己处境的不满,此诗流传很广,在后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赏。
艺术手法赏析
1、用典:诗中“楚腰纤细掌中轻”一句,运用了两个典故,一是“楚腰”,出自《韩非子·二柄》,暗指美人的细腰;二是“掌中轻”,源自汉成帝皇后赵飞燕“体轻,能为掌上舞”的典故,这两个典故共同描绘了扬州妓女之美,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沉沦下僚、寄人篱下境遇的不满。
2、追忆与自伤:《遣怀》描绘了诗人杜牧对扬州旧时生活的追忆,这段时期他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任职,生活放浪形骸,但背后隐藏的是才子不得志的自伤与怀才不遇的情感。
3、政治失意:诗人对扬州生活的怀念并非单纯的享乐回忆,而是与他的政治失意紧密相连,整首诗流露出对政治挫折的反思和对现实处境的不满。
4、运用想像、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、铺排与议论等方式,骈散结合,错落有致,文章语言精练,工整而不堆砌,富丽而不浮华,气势雄健,风格豪放。
历史人物赏析
1、“楚腰纤细掌中轻”的典故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主要是楚灵王,诗中没有直接提到楚灵王的名字,但“楚腰纤细”这一描述,源于楚灵王对细腰美人的偏好,楚灵王好细腰,导致楚国上下皆以细腰为美,此句诗借此典故来描绘昔日扬州青楼女子纤细的腰身,象征着那个时代的女性美。
2、“掌中轻”的典故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赵飞燕,这句诗出自杜牧的《遣怀》,描述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,体态轻盈,善舞,这句诗通过“掌中轻”这一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妓女轻盈舞姿的赞美。
诗句赏析
1、“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失意潦倒的生活情形,以及对扬州妓女美态的赞美。
2、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生活的追忆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,既是对过往的怀念,也是对现实的无奈。
《遣怀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、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,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,诗人杜牧通过对自身生活经历的抒发,表达了对人生、政治、爱情等方面的感慨,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格和审美价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