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祥子达到自己的志愿与目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吗 祥子的志愿是什么_ 祥子自身的原因

祥子达到自己的志愿与目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吗 祥子的志愿是什么? 祥子自身的原因

祥子的志愿是通过自己的诚恳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,成为独立的劳动者。这一目标贯穿了《骆驼祥子》全书的始终,既是他生活的核心动力,也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源。

具体解析

  • 志愿的起源
    祥子原本是破产的农村青年,因农村凋敝被迫进城谋生。他深信“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”,认为拥有一辆人力车便能摆脱车行剥削,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尊严。这种对“独立劳动者”身份的追求,被形容为“他的志愿、希望,甚至是宗教”。

  • 实现志愿的经过

    • 第一次奋斗:祥子省吃俭用三年,终于买上第一辆车,但不到半年车被军阀抢走。
    • 第二次努力:他继续攒钱,却在孙侦探的敲诈下失去全部积蓄。
    • 第三次挣扎:与虎妞结婚后,用虎妞的钱买车,但虎妞难产而死,被迫卖车办丧事。
      三次失败后,祥子彻底失去斗志,堕入颓废。
  • 志愿的深层意义

    • 农民思考的延续:祥子虽离开农村,但思考方式仍是农民的。他将车视为“土地般的依靠”,希望通过个体劳动改变命运,体现了传统小生产者的局限性。
    • 社会批判的象征:祥子的失败揭示了旧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压迫。他的悲剧表明,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,个人奋斗无法突破结构性困境。
  • 志愿破灭的结局
    最终,祥子不仅未能实现买车志愿,反而在接踵而至的打击中(如小福子自杀)彻底堕落,成为麻木的行尸走肉。这一结局强化了小说对旧社会的控诉主题。

祥子的志愿是旧中国底层劳动者对生存尊严的朴素追求,但其破灭经过深刻揭示了个人奋斗在黑暗社会中的无力感。这一志愿既是祥子人生悲剧的核心线索,也是老舍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批判载体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