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? 高温结构陶瓷的优点
陶瓷的主要成分根据其类型(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)有所不同,下面内容为详细分类说明:
一、传统陶瓷的核心成分
-
基础原料
- 黏土:作为主要塑性成分,黏土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,含氧化铝(Al?O?)、氧化铁(Fe?O?)及少量碱金属氧化物(如K?O、Na?O),赋予陶瓷可塑性和烧结后的结构强度。
- 石英(二氧化硅,SiO?):占比约20%-30%,在高温下与其他成分反应,增强陶瓷的硬度和耐热性。
- 长石:作为熔剂,含*(K?O)、*(Na?O)和氧化铝(Al?O?),高温下形成玻璃态物质,促进烧结并填充孔隙。
-
氧化物辅助成分
- 传统陶瓷还含有少量其他氧化物,如氧化钙(CaO)、氧化镁(MgO)、氧化钛(TiO?)等,这些成分调节陶瓷的熔点、颜色及化学稳定性。
二、特种陶瓷(先进陶瓷)的扩展成分
-
氧化物陶瓷
- 以单一氧化物为主,如氧化铝(Al?O?,占比80%-99%以上)、氧化锆(ZrO?)、氧化镁(MgO),具有高熔点(如Al?O?耐1600℃高温)和耐磨性,用于火花塞、坩埚等。
- 二氧化硅(SiO?)常用于玻璃陶瓷,结合其他氧化物形成非晶态结构。
-
非氧化物陶瓷
- 碳化物:如碳化硅(SiC)、碳化钨(WC),耐高温且导热性好,适用于耐磨部件和切削工具。
- 氮化物:如氮化硅(Si?N?)、氮化硼(BN),具有自润滑性和抗热震性,用于高温轴承和密封环。
- 硼化物/硫化物:如二硼化钛(TiB?),用于极端环境下的耐腐蚀材料。
三、成分差异与功能关联
- 结构影响:黏土和长石的配比决定陶瓷的致密度(如致密陶瓷吸水率<2%,多孔陶瓷>6%)。
- 性能优化:
- 增加石英比例可提升硬度,但过量会导致脆性增加。
- 氧化铝陶瓷通过纯度调整(如99% Al?O?)实现高强度,但需克服脆性难题。
- 工艺适配:特种陶瓷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原料(如纳米级碳化硅粉末),通过精密烧结技术实现性能突破。
传统陶瓷以黏土、石英、长石为基础,依赖天然矿物氧化物;而先进陶瓷则通过合成非氧化物或高纯度氧化物拓展应用领域,如航天发动机部件或固态电池隔膜。两者成分差异直接关联其力学、热学及电学特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