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卫视端午晚会再创视觉盛宴
6月13日,一条河南卫视杀疯了的热搜词条引爆网络。继春晚《唐宫夜宴》大火之后,河南卫视端午晚会”端午奇妙游”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焦点。这场以《唐宫夜宴》前传为切入点的晚会,通过水下飞天舞《祈》、《兰陵王入阵曲》等节目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,打造出一场别具匠心的视听盛宴。为何河南卫视的晚会总能引发如此热烈的反响?
文化底蕴深厚 取材历史创新表达
河南卫视端午晚会最打动人心的地方,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巧妙的创新表达。从《金明池争标图》到傀儡戏,从屈原到李白、白居易的诗词,晚会几乎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。但河南卫视没有简单堆砌这些元素,而是通过精心编排,让每个节目都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水下飞天舞《祈》无疑是本场晚会的最大亮点。将敦煌飞天与洛神传说相结合,水的元素既契合洛神身份,又呼应端午习俗,这种多层次的文化融合令人拍案叫绝。而《兰陵王入阵曲’里面父女与琵琶的故事,配上白居易《夜雨》的诗句,更是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情怀。
技术创新加持 沉浸式体验升级
除了内容上的精雕细琢,河南卫视端午晚会在技术表现上也下足了功夫。《唐印》节目中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,通过木偶、楼阁等虚拟场景,营造出沉浸式的观赏体验。这种手法小编认为‘唐宫夜宴’里面已有成功先例,但端午晚会将其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。
最令人惊叹的是水下舞蹈《祈》的拍摄。为了呈现2分钟的完美画面,职业人员在水下坚持了26个小时。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正是河南卫视晚会质量的保证。通过现代科技手段,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活力,让观众在惊叹之余,也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持续创新之路 文化传播新范式
有人质疑河南卫视是在”炒冷饭”,但端午晚会用实力证明,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。以《唐宫夜宴》前传为切入点,既延续了IP热度,又通过全新视角丰富了故事内容。这种”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的创作理念,为文化类节目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
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的成功告诉我们:传统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古董,而是可以与时俱进、常变常新的活水源头。当创作者真正用心对待每一个文化元素,用创新思考重新诠释,就能让沉淀千年的文化瑰宝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这或许就是河南卫视晚会屡屡”出圈”的秘诀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