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留学生亲历海啸:集中去避难的诚实经历
深夜的警报声
那天凌晨三点,刺耳的警报声让我从梦中惊醒。可是,这不是平时常见的地震预警,而是海啸警报,伴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高频音调。随着邻居佐藤学姐的急促电话,我心头的恐慌愈加明显:“快起来!海啸来了,快往高处去避难!”我迅速穿上羽绒服,手指颤抖着拿起手机,看到那条刺眼的紧急通知。原来,宫城县沿岸将在30分钟内出现1至3米的海啸,大家必须立刻行动。这一刻,我才觉悟到,我生活在日本的这三年中,从未真正准备过应对这种情况。
聚集与避难
快速下楼时,我看到公寓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人,管理员森田先生大声指挥:“不要带行李,只需带好身份证明和水,跟我走!”虽然外面下着冷雨,我还是能感觉到同伴的凝聚力。街道上,便利店的自动门全开着,店员为了帮助大家,正在免费发放矿泉水和能量棒。我匆忙抓了几瓶水,心中暗自感慨,这一刻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如此紧密。
在向避难所的路上,队伍里有推着轮椅的老人,也有手牵着小孩的家长,还有像我一样的留学生,大家都在尽快寻找安全的地方。沿途可见倒下的广告牌和骑车被冲走的自行车,黑暗中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声和不断划过的手机电筒光。我忍不住在想,每个人都在为了什么而在这一刻聚集?
避难所的温暖
终于,我们到达了一栋五层高的市民会馆,正好成为避难所。门口的台阶上铺着蓝色的防水布,走进大厅,消毒水和潮湿的气味扑面而来。自卫队员认真地登记每一个进入者的姓名与联系方式。这时,我才觉悟到,生活中有很多事务是无法控制的,但我们能控制的,是选择和他人在一起。
大厅里,孩子的哭声和母亲的轻声安慰交织在一起,画面不是悲伤,而是一种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希望。坐在旁边的叔叔递给我一条毛毯,原来关心和温暖是如此容易传递。新闻在播放着,海浪已经侵入渔港,我们都在倾听着不安的未来。
知道何去何从
四特别钟后,森田先生宣布第一次波已过去,水位比预期低,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。我开始感到释然,手中的手机不断更新来自朋友和家人的问候和关心。关于未来,我心里默念着:只要有安全的避难所,有人和我同行,未来就总有希望。
随着天亮,避难所的气氛逐渐复苏。自卫队员发放的早餐简单却温暖,大家在一起互相分享经历。有人失去了家,有人失去了职业,但大家心里明白,只要彼此还在,生活就会继续。正如一位阿姨所说:“物品没了,还可以再买,只要人没事就好。”
反思与成长
回到公寓时,我看到了清扫车在职业,街道也开始恢复秩序。心中明白,安全感不是独自躲藏,而是在灾难来临时,有人和你一起向光明奔去。我的手机也恢复了信号,群里不断传来的消息让我感到温暖。
那一夜,留学生们齐心协力,互帮互助,没有人被遗忘。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在身处异国他乡的时候,真正的力量在于团结。当下的我,不再是那个独自惊慌失措的新手,而一个能够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帮助的一份子。正如森田先生所说:“集中避难,就是要朝着同一个路线,共同迎接挑战。”这样的信念将永远在我的心中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