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经典美文

姚泰和:我为什么喜欢《人民作家》

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!
创刊五周年

我为什么
喜欢《人民作家》
北京|姚泰和
1首先是“亲”。一种叫作者感觉,很温暖、很受鼓舞的“亲”。
前些天,写了篇《茶》给《人民作家》。很快刊发了倒在其次,重要的是,主编特地微信我,说,很喜欢您这篇《茶》呢,还望今后能多多赐稿。这般热切,叫人心里暖暖的。往后,但有小文,可给这可给那的,我不由自主地,很可能就会先给《人民作家》。人么,本就是感情动物。
中国文联、中国记协麾下的《中国副刊》,也是如此。
我给他们的第一篇《我的心田里,那片绿洲永远青翠》被重点推出。之后,又投了篇《母亲的点点滴滴》,一周后未见刊发,以为该稿大约不适合他们,便投了《新锐散文》。
熟料,《新锐散文》发表第二天,《中国副刊》便以“荐读”形式重磅刊出,主编告诉我,稿子放了数日是打算等等“同类稿”,以便编发一组。见《新锐》发,他们不想错失这样一篇好稿,所以情愿“跟发”。你说说,编辑这样“亲”你,但有好稿,你不先给他们,这心里如何过得去?不禁回想起了一些遥远的事——
我上中学时,当地报纸的副刊《绿洲》,时常发表我很稚嫩很稚嫩的习作,那些编辑叔叔,就像我的父亲、伯伯一样,叫我觉着好亲好亲,亲热与感激溢满了我那时的心间。
直至今天,如果《绿洲》还在,我仍然想给他们投稿。
我出生西安。大约因了故土乡情,一直就想着能在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《延河》上,发表我的东西。许是上苍怜我,我的第一篇小说《自白》,果遂初心,《延河》不但发了,而且排在二题,同时还大出我意外的将我列入“重点作者”,特地给我发了“登记表”。
文学巨星,当年可谓荟萃在“八百里秦川”上空,《保卫延安》的作者杜鹏程、《创业史》的作者柳青、以及王汶石、路遥、陈忠实、贾平凹……“文学陕军”一时间光耀文坛。
名字能上《延河》,在我这个“无名小卒”心里,真真正正,感到荣耀无比。《延河》的这种“亲”,对当年只是一个“文学爱好者”的我,该是多么巨大的激励啊!
又想到上海作家茹志鹃,还没出名之前,她的小说《百合花》曾投寄多家刊物,均未采用,最后投给《延河》,刊登了。
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,在《延河》上看到后,大加赞赏,还特地亲自写了评论,最终被评为当年优秀短篇小说,茹志鹃也由此名声鹊起。
想想,倘不是《延河》当年慧目识珠,后来有没有茹志鹃这位声名远播的女作家,还真得打个问号。
现如今,对“无名”作者“亲”的刊物不多了,追“名人名家”的杂志遍地是。更可叹的,是相当数量的“名人”,头衔下面,其实是“败絮其中”,还追还吹,实在是一种大倒退。所以想说,《绿洲》《延河》可贵,《中国副刊》可贵,作为民间新媒体文学平台的《人民作家》,也可贵。
2其次是“独”。
就是,《人民作家》特色独具。这特色,便是看重“草根”。
2008年1月9日的《农民日报》,用了整整一个版,以《振兴乡村精神文化的文学家园与“草根”作者的故事》为题,对《人民作家》做长篇报道。四年多来,《人民作家》平均每年都有几百、上千篇文章被各种媒体、刊物转载,读者阅读人次每年达一千万以上。能够吸引中央主要媒体关注并多次报道,在民间新媒体文学平台中,《人民作家》当属唯一。其中有个重要原因,在我看来,就是,“大众”是《人民作家》的主人,而《人民作家》是“大众”的园丁。
1月10号,在应邀参加《人民作家》创刊五周年新春茶话上,我这种感触,尤甚。
负责人在介绍创刊以来的情况时,提到一件“小事”。
说,有个在餐馆打工的年轻人,很喜欢文学,总是写,收获的,却总是退稿,但他仍是往这投稿往那投稿,不住笔。
有一天,他忽然发现,在《人民作家》上,竟有他一篇文章,人生第一次啊!他惊喜万分!于是激动探问,原来是,编辑觉得他的原稿尽管幼稚,但因为书写的全是眼前景、身边事,满纸生活气息,便不忍心“枪毙”,于是修改,然后刊出。
这位文学青年大受鼓舞,便更发奋地写,如今,已写的有模有样了。
又,我办公室一位同事的父亲,七八十岁了,原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,前段时期写了篇当年请假回老家看望患病母亲的事,同事看过后觉得挺感动的,但也就搁那儿了,因为没地方发。
后来听说了《人民作家》的“大众情怀”,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投稿,没想到,编辑不但认真地看了稿,而且还热情地复信说要作者的地址和照片。1月14号,文章发表。同事告诉我,说老人家有点儿意外但同时又很高兴地说:“还真刊登了!”提携、奖掖“无名小卒”,鲁迅先生立榜在先,当年他创办《萌芽》的宗旨之一,便是为着发见“新人”。
《人民作家》的培养“无名小卒”,重举鲁迅先生当年的《萌芽》之旗,委实可赞。
否则,文学大军,焉有后人?
当然,有人亦有微词,疑问这如何保证稿件质量?其实,那位在餐馆打工的文学青年的“处女作”,《人民作家》的编辑已经修改到足够“发表水平”后,才刊发的。再说了,天底下,谁能第一次提笔就发表?谁不是从一次次被“退稿”中才成“家”的?退一万步说,即使成了“家”,也还有“大家”不“大家”之分、“名气”大不大之别。就像文学评奖,被“奬”的,能有几个?难道,没评上奖的那么多作品,都不该发表么?所以我想说,《人民作家》像一座文学花园,里面有小花,有大花,有名贵花,有无名花,有绿叶,还有满地的翠草……赤橙黄绿青蓝紫,如此缤纷,岂不更好?
3最后,是“新”。新年伊始,《人民作家》召开这个新春茶话会,尤具新意。
每年元月,皆为“新年伊始”,但今年大不同往年。今年这个新年,一方面,是在“2020疫情”这个大灾年刚过之际降临的,更何况,有相当多的“预测”称,新年,也就是现在的2021年,“地球将有更大灾难”。然,《人民作家》却丝毫不为所动,茶话会上,总编、主编,意气风发地谈着今后的想法、打算和计划,激情洋溢,信心满满。是的!文学,就是精神产品,就是人类灵魂。愈是艰难,愈将璀璨。
相信“人民作家”一班人马,一定会在不寻常的2021年,绽放出独有的灵魂之光。
【附】作者文章(点击标题即可欣赏)
“你的茶真好”
特别推荐
(点击标题阅读)
1、为什么说“从小一观,到老一半”?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!
2、马云:家长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!
3、为什么一代代母亲都没有进化?
4、请保持一种原始的正义感
5、香港廉政公署招聘最后一道题太绝了!
栏目主编:陈劲松
责任编辑:王兆嘉
实习编辑:黄雪倩
文/姚泰和
姚泰和,北京市影视作品审查中心审委,《北京广播电视年鉴》特邀编辑,作家,评论家,曾任某地级市市委宣传部长。
每周一期 周日发布(点击眉头上“人民作家”可任意阅读)
本期目录⊙创刊五周年特刊
1、《人民作家》创刊五周年新春茶话会在京举行(任轩)
2、大时代大阅读呼唤主流文学大平台(沈建华)
3、我为什么,喜欢《人民作家》(姚泰和)
上期回顾(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)
⊙创刊五周年专稿
1、沉浸在你的影响下(徐州|曹新侠)
⊙动态评论
2.黄河的歌者——光未然(北京|梁若冰)
3、旅美中国艺术家郭天涵(美国|赵铁汉)
投稿须知
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。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;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,按要求式样发稿;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。文章发布后,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;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。本刊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联系方式:18861952100(微信)投稿信箱:renminzuojia@163.com
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,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“在看”和留言,以示鼓励!
欲了解《人民作家》详细资讯,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,从下方菜单中查询。
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