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情感日志

【西丰记忆】郭秋生 | ?西丰西水库

西丰西水库
文/郭秋生
西丰村,距离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仅有一公里之遥。村民们饭后,就经常在红旗渠畔的观光大道上散步,尽览世界第八大奇迹雄伟壮丽的景色,就可以聆听来自漳河水那悦耳动听的音乐。
紧挨着红旗渠的下侧,是镶嵌在西丰村西山坡上的一颗蓝宝石——一座占地约21亩大的圆形水库,水库里面碧水清盈 ,透彻见底 ,成为红旗渠游览一个迷人的景点。
这个建在西丰村西边的水库,它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,那个特殊时期,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就是备战备荒,所以当时给这个水库命名叫“战备水库”,如今家乡人习惯称它为西水库。
凡是西丰村的村民每当谈起这个水库时,都有说不完的话题,都会勾起对往事的无限回忆……
半个世纪前,准确地说是1969年那年,引漳入林工程已经竣工,滔滔的红旗渠水已经流淌到林州(当时叫林县)大地,浇灌着多年来干渴的土地,也滋润了老百姓的心田。从根本上改变了干旱缺水的状况 ,结束了“水缺贵如油,十年九不收”的历史。
但是,随着漳河上游(红旗渠的源头在山西境内)水利工程的兴起,加之气候条件的变化,渠水流量不断减少。我村虽说位于红旗渠的上游部分,可当时的林县县委明确指示,要确保下游老百姓的灌溉和生活用水。所以对上游的用水进行了限制,这样还是不能满足全村三千多亩土地的按时灌溉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西丰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,大搞红旗渠附加工程,大搞兴修水利工,当时叫“长藤结瓜” ,也就是每村自己修建个水库,晚上从红旗渠往水库里蓄水,白天从水库里往外放水浇灌农田。或者不灌溉时往水库里存水,需要灌溉时从水库里放水。每村都在红旗渠旁边修建个水库,从空中俯瞰犹如“长藤结瓜”。
决定做出后,全村男女老少总动员,上下齐心协力全参战 ,立即付诸实施。从设计、规划到测量、计算、施工都有本村的“土工程师”和村民们一起完成。
当时没有勾机、没有挖掘机、没有铲车、没有推土机,没有拖拉机、更没有汽车。全靠村民的一双手,全靠镐刨锨铲,全靠人拉肩扛,全靠一个独轮车。推土、推石料、推石灰……
小推车就是工地上唯一的运输工具。建水库首先是挖坑,需要挖十几米深,怎么往上弄土石?开始都是两个人一对儿,男的推车,女的在前边拉车。这样劳动强度大效率还低,村里的“工程师”们就想到利用柴油机牵引一根钢丝绳,将装满土石的小推车从十几米深的的坑下拉上来,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。那个时候不时兴水泥,用石灰就可以了。村民们自己锻料石,自己烧石灰,自己编箩筐,自己修工具……。克服了重重困难,度过了一个个难关,保证了工程按计划进行。条件虽然艰苦,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,每个人都是争先恐后,你追我赶地飚着膀子干。每天出动男女劳力多的时候达到300余人,小推车到达100多辆。那轰轰烈烈,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,好不壮观。
到农忙季节合理安排劳力,做到收种庄稼和修建水库两不误。现场设置了好人好事光荣榜,广播台,对表现突出的人和事随时予以表扬鼓励。那时候没有奖金,也没有奖品,只要广播里能表扬自己,能登上光荣榜,那就比什么都高兴、都自豪。冬天冒着严寒不畏惧,夏天顶着酷暑不退缩,彰显了西丰人民困难面前勇向前的铮铮铁骨。
那时候我只有十几岁,还在上小学。当时学校安排每个班的学生都要轮流到修水库的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。在现场,我们也着实感受到了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。我们也像大人们一样,使尽浑身力气铲土、刨砂、搬石头。我们力气小,大石头搬不动,大人们就抢着把大块石头搬走,给我们留下小块石头。尽管这样半天下来,累的也是汗流浃背 ,气喘吁吁,鲜嫩的小手上虽然磨出了血泡 ,但心里面感觉甜滋滋的。
寒来暑往 ,经过全村人四年半的连续奋战,于1974年5月胜利峻工。水库蓄水量达到14万多立方,一次可以灌溉土地1500亩。我离开家乡后,七十年代后期,村民又在村北建成了一个同样大的水库,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全村3000多亩土地的浇灌问题。
自从村里修建了水库,农业生产有了保障,实现了突飞猛进。即使遇到干旱天气,也能按时给庄稼灌溉,从而确保了粮食产量逐年提高,连年丰收。
我有幸参加了修建水库的建设,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骄傲,尽管是微不足道的,但因为这是世纪工程,是造福后人的工程……。
我由衷地为家乡人民战天斗地、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。
如今,虽然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在脱贫致富,奔小康的路上,家乡人民仍在发扬艰苦奋斗,顽强拼搏的红旗渠精神;仍在继承自力更生,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;仍在奏响团结奋进,乐于奉献的时代凯歌。
西丰,我为你自豪!
我的家乡,我为你骄傲!衷心地祝愿你越来越好!


返回顶部